首个入驻并参建渭南3D打印产业培育基地的企业
高新技术企业、科技型中小企业、知识产权管理贯标企业
       主要从事3D打印及数字制造技术在创新教育领域的研究与应用,涉及3D打印中小学创新教育、创客教育及职业教育。目前已开发完成1500多学时的中小学创新教育课程,并成功应用到陕师大附小、
渭南高级中学500余所学校;与人社出版集团共同完成国内首个《3D打印技术应用》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,开发完成国内首套专业系列核心教材,并与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、邢台技师学院等全国二十余所技师院校展开深入合作。
获得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3D打印人才培训基地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出版集团3D打印专业师资培训基地、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创新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称号。公司专注3D打印创新能力培育、创新人才培养和创业项目开发推广工作,
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,服务技能人才创新创业。
       从事3D打印及数字制造技术创新教育应用研究,涉及中小学3D打印创新实验室、职业技工院校3D打印实训中心、高职技师学院3D打印创新创业培训基地的设计、开发、建设及配套教材课件开发和创新教育模式探索实践,
建立面向行业应用、企业实际需求的"3D打印+"系列课程培训及评价体系。目前已完成国内首个《3D打印技术应用》专业课程设置及人才培养方案,15个3D打印+行业应用工艺路径。公司坚持诚信、互利,为客户提供最好的服务和最实惠的价格,热诚欢迎各界朋友前来参观、洽谈业务。
      渭南鼎信创新智造科技有限公司坚持诚信、互利,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,我们始终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技术支持,我们将秉承"传承、创新、务实、诚信"的态度为3D打印创新教育事业做出贡献。
      根据企业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,得出企业对3D打印技术应用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3D打印设备使用维护、数据采集、数据处理优化、以及3D打印产品的后续处理等方面。对此设计该专业课程为五大模块,其中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教学阶段,同时对应着不同需求的技能阶段,每个模块都按照教学及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设计安排。
      鼎信教育软件,包含了3D魔术师、3D艺术家、3D程序员、3D积木、3D漫像、3D浮雕、3D快速建模、2D转3D、创意模型库九个模块,功能丰富,方便、快速设计更多创新创意产品。
      针对创客教育,我们有着从中小学到应用型大学的完整的教学体系,由兴趣引导到创新创意,由个人爱好到职业发展,充分考虑不同阶段学员的特点,分阶段、分层次的设立创客教育实训中心 ,有针对性的提供不同种类的课程服务。
      注重动手的学习体验,融入智能硬件等。结合科学、技术、数学、艺术、工程,让孩子们像"创客"一样,从"做"中"学",拥有自己的作品,同时也拥有创造作品的学习过程。
“       依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对人的要求,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、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教育。主要包括"STEAM"教育和创客教,"STEAM"教育包括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艺术、数学(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rt Mathematics),创客教育是指以培养学习者创新、创业所需知识、能力、视野以及意志品质方面的教育行为,以及活动、课程和环境的总和。综合中国实际传统教育大背景与3D打印技术集设计、操作于一体的便捷化优势,我们用"STEAM"教育作为实施理念,用3D打印技术作为实施手段,全面开启中国的创新教育之路。 ”
“      以3D打印技术为核心,通过大量企业真实情景的模拟再现,打造符合该领域的实训室,按照企业工作流程、管理制度、操作规范进行培训,将企业文化融入教学、工匠精神融入实训、车间文化融入课堂,真正做到"在工作中学习,在学习中工作"。不断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及社会能力。 ”
“      设计开发3D打印不同类别模型库,设计文化创意创新产品,满足客户的需求,诚挚服务,精准的设计水平和个性化的创意思想,外加热诚的客户服务态度,严谨的工作态度,保质保量完成设计开发和订单需求,在工作中 不断提升自我能力,为3D打印的服务和研发贡献一份力量。 ”
        提供3D打印(FDM材料、SLA材料、透明树脂)、3D建模、3D模型设计(工业产品设计制作、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制作)、产品的上色、个性化制作等一系列优质服务.
        普教事业部专门从事研究3D打印与青少年教育的关系,现已完成开发了一系列完善的3D打印创新教学体系和创客教学体系,为全国中小学提供创新教育和创客教育整体解决方案,致力于将学生从知识的奴隶变为知识的主人; 注重具有知、情、意、行等能力的全面人才培养,让学生在“学---思---动---用---创”的结合中实现全面发展。
        根据企业调研召开专家研讨会,得出企业对3D打印技术应用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3D打印设备使用维护、数据采集、数据处理优化、以及3D打印产品的后续处理等方面。对此设计该专业课程为五大模块,其中每一个模块对应一个教 学阶段,同时对应着不同需求的技能阶段,每个模块都按照教学及人才成长的基本规律设计安排.